bg-pattern_secondary
bg-pattern_secondary
10/09/2021

訛稱提低息樓宇按揭貸款 騙徒扮銀行及律師樓職員 警拘3男子

屯門警區助理指揮官(刑事)警司莊成逸指,上月31日警方接獲一名男子報案指,他早前接獲騙徒的來電,對方訛稱自己是一間本地銀行的職員,能夠提供低息樓宇按揭貸款,事主不虞有詐提供個人資料,包括入息證明、銀行資料、住址證明及樓契,用作審批貸款之用。之後,騙徒向事主表示貸款申請已經通過審批,騙徒再以律師樓職員的身份,向事主出示假冒的銀行檔,要求對方交出一張130萬元的支票,作為保證金及資產證明。事主覺得可疑及沒有交出支票,之後報警求助。

屯門警區刑事調查(一)總督察陳家成表示,警方接手調查及分析後鎖定一個犯罪團夥,警方成功聯絡到一名扮作律師樓職員的騙徒,而騙徒約事主到尖沙咀一單位內進行貸款手續、交收支票。探員展開拘捕行動,于尖沙咀一商業大廈外拘捕一名正接洽事主的男疑犯,之後再於上址一個約350呎的單位內拘捕另一名男子。

之後,警員再拘捕另一男子,他為初時來電予事主的角色,涉案人士現正被扣查,警方相信已經瓦解一個犯罪團夥,並拘捕集團的骨幹成員,不排除之後有更多人被捕。據瞭解,騙徒於8月尾開始租用該單位,3名被捕男子中2人為拍擋,另一人是從網上招攬回來。探員于假律師樓檢獲大量虛假檔、證書、冒充律師樓職員的卡片及假招牌。

屯門警區刑事調查第5隊主管督察霍靉琳表示,犯罪團夥會透過Facebook等社交應用程式,招攬想賺快錢的市民,要求他們扮演銀行、律師樓職員等角色,騙徒會招攬其他人士提供銀行戶口,以收取犯罪得益。過程中,騙徒會透過隨機來電的形式,訛稱是本地銀行或仲介公司職員,可以提供低息樓宇按揭貸款,騙徒會透過社交應用程度與事主保持聯絡。

騙徒要求事主交出入息證明、銀行資料、住址證明及樓契作審批之用,數日後會聯絡事主貸款已獲批,程式會轉交律師樓進行審批手續。之後,另一名扮作律師樓職員的騙徒會約見事主,騙徒出示虛假的銀行檔,再要求事主交出大額保證金支票。騙徒為了得到事主信任,會租用商業大廈的辦公室用作律師樓,藉此增加事主的信任。當事主交出款項後,騙徒就會失去聯絡。據警方資料顯示,今年1至8月全港有116宗同類案件,涉及3340萬元。

警方指,3名被捕男子已被暫控合共一項「串謀詐騙」罪,案件已於今日(10日)在屯門裁判法院提堂。警方提醒,市民若收到自稱為銀行職員來電,可主動向相關銀行求證核實,切勿輕易相信可疑電話的借貸轉介服務。同時,亦應選擇可靠的律師樓,若懷疑遇到騙案,可隨時致電警方防騙易熱線18222查詢,亦可流覽反詐騙協調中心網頁,以獲得最新騙案手法資訊及警示。

新聞及相片來源: HK01
新聞上傳日期: 2021-09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