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港楼价下跌令负资产宗数急增,金融管理局数据显示,截至2022年第四季末,负资产住宅按揭贷款宗数按季飙22倍,达到12164宗,为2005年第一季度以来近18年新高,涉及金额则由去年第三季的30.06亿元大增21倍,至662.52亿元,创自2003年第四季度的最高水平。
涉额662亿 齐飙逾20倍
金管局表示,负资产个案主要来自按揭成数一般较高的贷款,例如涉及银行职员的住屋按揭贷款和按揭保险计划;该局副总裁阮国恒称,按保占比较大,贷款质素良好,整体银行按揭业务风险可控。
阮国恒就上季负资产宗数急增响应说,由于住宅楼价去年首三季下跌8.5%后,第四季再挫7.7%,而高成数贷款按揭为负资产的主要构成,当中按保占比较高,相关计划下的贷款拖欠比率最新报0.01%,较银行业整体按揭贷款的拖欠比率0.06%更低。
阮国恒称贷款质素仍健康
阮国恒重申,按保的原意,是以风险为本的原则帮助市民置业,计划对申请人的还款能力有严谨要求,除了需要符合特定资格外,包括以50%为上限的供款与入息比率,亦须通过银行压力测试,该些贷款质素仍然相当健康。
金管局同时提到,负资产宗数占整体按揭比例,按季升2.01百分点至2.1%,未偿还总额比率增3.49百分点至3.66%,按揭比率提高2个百分点,达到104%,而银行自从2011年第一季起,并无录得任何拖欠3个月以上的负资产住宅按揭贷款纪录。
负资产宗数大升主要由楼价下跌所致,根据差饷物业估价署的私人住宅售价指数,2022年12月份私人住宅售价指数报332.5,连跌7个月,去年全年计,私人住宅售价指数急挫15.6%,跌幅是自1998年后最大。对于手持负资产的业主,经络按揭首席副总裁曹德明提醒,要确保有足够能力继续维持供款,不宜因物业成为负资产感到焦急,甚至赶着沽货。
至于有意置业人士,中原按揭董事总经理王美凤建议,先评估自身供款能力的持续性,提防断供是至为重要,预留不少于6至9个月供楼储备资金,以提高按揭供款防守力,筹划预算时,每月总债务占入息比率,以不高于40%较为理想。
归咎楼价跌 下季望好转
展望后市,曹德明表示,香港楼市「小阳春」提早于今年新春前出现,交投量虽然有所回升,但楼价未有实时明显涨势,而防疫政策放宽及恢复通关将进一步推动本港经济复苏,加上美国加息行动已渐消化,多个利好因素对楼宇按揭市场起正面支持作用,预料楼价跌势可放缓,第二季有望回稳,同期负资产宗数将减少。
王美凤认为,近日买家入市步伐加快,楼价已止跌回稳并出现反弹迹象,首季新盘陆续推出,进一步巩固买家信心,估计楼价于今年首季重拾升轨,预期未来负资产数字掉头回落。
新闻及相片来源: 信报
新闻上传日期: 2023-02-01